7月3日,市城市燃熱集團組織召開大溫差換熱站改造項目、以及大唐托電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鋪設至東北區域工程等兩項工程論證會。
為解決東北區域清潔供熱問題,鑒于旗下營引熱入呼項目的不確定性,城市燃熱集團早籌劃、早部署、早落實,積極推進優化大唐引熱入呼熱源和熱網設計,籌備計劃開工建設長輸管線鋪設至東北區域工程,以及開始籌備大溫差換熱站改造項目。會上,集團技術人員與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總院、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總院、內蒙古城市規劃市政設計院等相關工程師就工程技術、首府遠期供熱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可行性論證。經與會專家的討論,一致認為方案技術可行,要求會后再進一步細化、完善實施方案,確保早日推進。

方案設計方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總院第六設計分院高級工程師臧洪泉介紹說,“方案設計要考慮熱源要有足夠的供熱能力、具備輸送的管網、滿足管網安全運行的基本條件等三個基本要素,目前大唐引熱入呼項目的建設滿足了第一個要素。市區內長輸供熱管網包括南線主干網(2×DN1600)和北線主干網(2×DN1600)。南線主干網和北線主干網都是市區環網的一部分。本次方案主要研究通過北線主干網向呼市東北部區域實現集中供熱3000萬平方米的方案。北線主干網是從班定營隔壓站出發,沿著西二環、北二環敷設的主環網,一直敷設到呼市東北部區域,將來與東部環網對接。這是第二個要素。計劃在三合村區域和毫沁營區域分別設置加壓泵,根據不同的輸送條件設置不同規格的加壓水泵,以滿足安全運行的要素,大唐引熱入呼熱負荷分配為新華西街區域1000萬平方米、三合村區域1000萬平方米、毫沁營區域1000萬平方米。”
據悉,大唐托電引熱入呼長輸供熱管網前期可提供53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通過使用大溫差換熱站,最終可實現91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能力。為快速實現91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能力,燃熱集團開始籌備大溫差換熱站改造項目,項目估算投資15億元。并分三步開始實施,第一步是區域新建的熱力站按照大溫差換熱機組進行建設;第二步是原有生命周期即將結束的舊熱力站,需更新改造的,改造為大溫差換熱站;第三步還在運營周期的熱力站,待具備條件后逐步進行改造。
供熱,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一頭連著百姓溫暖,是保障首府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關系到幾百萬首府人民生活的民生產業。
在保障供熱市場安全的推動和推進清潔取暖政策引導下,呼和浩特供熱一張網、清潔熱源的發展按下了快捷鍵。伴隨著首府“一網多源”和3年時間實現清潔取暖率100%號角的吹響,建設“一城一網”“清潔熱源”作為國有企業的市城市燃熱集團奮勇擔當,為推進首府供熱發展插上綠色、生態、環保、安全的翅膀,不斷夯實“從多熱源到清潔取暖全覆蓋到一城一網”的全產業鏈建設,加速向“清潔青城”這個更高目標邁進。
打造“十四五”首府的供熱新格局:“一城一網”
呼和浩特市供熱規劃,將沿著科爾沁快速路、南三環、西二環、北二環建設城市供熱環網,實現一網多源、互聯互通的供熱模式。

2020-2022年,呼和浩特市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153公里熱網互聯互通工程,以實現供熱“全市一張網”。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完成100公里互聯互通供熱管網建設。城市燃熱集團已完成62.43公里互聯互通供熱管網建設。

市城市燃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德育介紹說:“首府建設城市供熱環網,而這個環網北線已鋪設到呼倫路。目前西線部分計劃2022—2023年完成建設,現正在組織招標工作;北線東北段原計劃2024年開始實施。由于旗下營引熱入呼項目的不確定性,而供熱工程作為公益性項目、民生工程,決不能出現不確定性情況,為此,城市燃熱集團整體考量全市的清潔熱源和互聯互通、以及供熱安全應急保障,集團把原來的建設計劃進行了提速,籌備優化大唐引熱入呼熱源和熱網的設計,開始提前實施北線東北段管網的建設,將大唐長輸熱網鋪設到東北區域,為三合村區域提供1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加上三合村熱源廠原有的2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三合村區域的供熱能力可達到3000萬平方米。屆時,以大唐托電長輸供熱管網為基礎熱源,三合村熱源廠為調峰熱源,根據熱負荷的發展逐步啟動調峰熱源,滿足三合村區域的供熱需求。大唐托電長輸供熱管網繼續延伸鋪設至毫沁營區域,再為毫沁營區域提供2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加上正在建設56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的毫沁營熱源廠,毫沁營區域總供熱能力可達到2560萬平方米。屆時,以大唐托電長輸供熱管網為基礎熱源,以毫沁營調峰熱源廠為調峰熱源,根據熱負荷的發展逐步啟動調峰熱源,即使旗下營引熱入呼項目無法實施,也可滿足毫沁營區域及周邊的供熱需求。”
據悉,城市燃熱集團現有京能長輸、金橋熱電廠、呼市電廠等三個熱電聯產熱源,三合村、辛家營、金橋調峰、橋靠、巴彥、光明等六個大型集中供熱熱源,7個小型燃煤熱源,93個燃氣熱源。
在城市供熱環網內部,區域內集團公司的京能長輸熱源和辛家營、金橋、橋靠熱源廠四個熱源之間,城發三合村與毫沁營之間熱源,城發三合村與富泰巴彥兩個熱源之間,富泰的呼市電廠熱電聯產熱源與巴彥、光明三個熱源之間,這些已全部實現互聯互通,并實現了互補,F正在實施城發橋靠與三合村之間熱源的互聯互通。
今年即將開工建設大唐引熱入呼長輸供熱管網工程,并同步鋪設長輸管線延伸至東北域工程,力爭2023年將實現大唐托電長輸熱源與三合村、毫沁營熱源的互聯互通,東北區域也可實現大唐長輸熱源供熱,未來與旗下營引熱入呼工程互補。
這些引熱長輸熱網項目的進一步推進和優化,不僅解決供需之間的矛盾,為全市實現“一城一網”邁進了堅實的一步,同時為推進全市供熱改革,形成供熱良性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推進首府“十四五”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據市住建局統計,現在全市總供熱面積為1.65億平方米,其中熱電聯產供熱面積為7930萬平方米;大型燃煤熱源廠和區域燃煤鍋爐房供熱面積5449萬平方米;天然氣供熱面積2945萬平方米。目前,我市清潔取暖率為67%,集中供熱率92%。

市城市燃熱集團現總供熱面積約8553萬平方米,占我市51.8%,終端熱用戶64.78萬戶,熱電聯產供熱面積4471萬平方米,燃氣供熱面積2508萬平方米,清潔能源供熱占比81.6%。
呼和浩特市被列入2022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25個試點城市名單,這對首府和全市人民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今年市委、市政府確立了“利用3年時間,實現城區、縣城、農村平原地區清潔取暖率100%,全面解決季節性污染問題,全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提升到90%以上”的推進清潔取暖工作思路。
清潔供熱是呼和浩特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首府計劃通過“引熱”“拆爐”“減排”“治煤”“節能”“保供”六項舉措,三年減少能源消耗62萬噸標煤,削減二氧化碳182萬噸,采暖能耗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1%下降到17%,煤炭消費結構由84%下降到76%,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堅實支撐,推動首府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城市燃熱集團是首府最大的國有供熱企業,積極發揮國有企業擔當,聚焦首府清潔熱源不足問題,推進構建“熱電聯產為主、清潔能源為輔”供熱格局。計劃建設2項引熱入呼工程、2項其他清潔熱源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熱能力11140萬平方米。其中:在建的三合村熱源廠200T超低排放燃煤熱水鍋爐等量替換建設工程,新增供熱能力320萬平方米;新開工建設的旗下營熱源入呼工程,明年將投產運行,將新增15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新開工建設的毫沁營熱源廠,明年將投產運行,將新增56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即將開工建設的大唐引熱入呼工程,預計2023年投產運行,前期可提供53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之后通過逐步使用大溫差換熱站,最終可實現9100萬平方米以上的供熱能力。
這些清潔熱源建設后,不僅滿足首府城市新增供熱面積,而且可拆除城區小燃煤鍋爐房、替代大型燃煤鍋爐熱源,從根本上解決清潔熱源不足問題。
|